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人力成本的上升迫使企業進行改革,機器人市場的爆發出的巨大需求,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引導機器人產業發展。
今年8月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連續三年在“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2億元,用于推動東莞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并且鼓勵采購和使用莞產設備項目,莞產設備投入占項目設備和技術投入50%以上的,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提高至500萬元,體現出對本土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支持。
日前洛陽市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制訂了《洛陽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14年—2016年)》,出臺了市場推廣、稅收優惠、招商引資、以商招商、人才引進、技術創新、項目建設等7個方面的扶持政策。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急需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精密減速器、傳感器等產品生產領域,降低了門檻和條件,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最高獎勵金額高達1000萬元。
從各地政府出臺政策可以看出對機器人發展十分看好。根據IFR(國際機器人聯盟)統計,2013年全球機器人銷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7.9萬臺,同比增長12%。中國首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3年銷售了近3.7萬臺機器人,同比增長60%,盡管部分數據或許有些“水分”,但也至少增長35%以上。
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26日在“2014浦江創新論壇”上表示,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國內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未來10年將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
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持,國產機器人的追趕步伐非常快。曲道奎介紹,截至今年9月國內機器人企業約420家,各省市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資本市場上,具備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達40多家,拓斯達作為中國制造業自動化第一品牌,公司以60%的年成長率實現快速化發展,被福布斯評為“2014中國非上市潛力企業100強”。
機器人的快速發展,會不會對傳統勞動力就業形成沖擊?曲道奎表示,從德國、韓國等國的實踐看,機器人保有量的提升并沒有直接導致失業率提高。低層次的勞動崗位被機器人替換,這是一個必然趨勢。